-
- 三步“未來云教室”解決方案
- 集音視頻交互、多點互動、智能跟蹤、課程直點播等應用于一體,在教育云平臺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有效推動教育信息化的快速落地。該方案支持多種類型的學習手段,在任何時間、地點均可使學習者輕松便捷的開展學習,從而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有力支撐。教育場景全能應用在TSCloud的支撐下,用戶可以在互動教學、精品課堂、專遞課堂、名師講堂、網絡課堂、行政會議等多應用場景中自由切換。同時可以實現移動客戶端的多網絡接入,克服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構建以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為特征的終身學習體系。教育資源靈活調度三步“未來云教室”解決方案中,TSCloud平臺可實現全網的資源靈活調度,調度對象包括教學視頻資源、教學課件資源、設備端口資源等,能夠讓管理者、教師、學生通過智能化的調度機制充分享受“未來云教室”的資源。1、教學資源發布:TSCloud具備了海量教學資源的存儲及發布能力,用戶可向云端上傳任意形式的資源,也可從云端按需索取任意形式的資源。為確保教學資源的安全、有效,TSCloud提供多級用戶權限和資源審核機制,為教育用戶在管理、發布資源時保駕護航。2、端口資源調度:TSCloud可管理在網所有的互動教室設備,通過設備注冊的方式完成全網管理、監控。通過在線狀態、網絡條件,TSCloud能夠智能且動態的提供合理、高效且滿足系統應用需求的資源,確保全網“未來云教室”運行穩定、智能、高效。教育功能模塊定制根據不同應用,TSCloud形成獨具特色的功能應用模塊,結合用戶實際需求形成多元化配置方案,解決錄播教室、教學互動、教育資源平臺管理等交叉需求現狀,推動教育信息化常態化應用。同時,為更好的滿足不同類型的教育用戶需求,TSCloud可提供定制化模塊及方案。教育平臺領先設計TSCloud采用云架構設計,利用云平臺環境,兼容行業標準協議,致力打造互聯網+教育的信息化生態圈。三步“未來云教室”核心設備采用嵌入式架構,支持虛擬化部署,提供多重、保障機制,確保系統的穩定性。整套系統為教育用戶量身打造,具備區域統計、課堂統計、學情分析等數據挖掘,為教育職能部門提供區域教學數據統計的輔助手段。
-

-
- 新IT解決方案架構——VCF
- 根據IDC預測,到2015年,82%的新應用都將運行在云計算平臺上,而到2020年,云計算業務將占到所有IT系統的27%。由此可見,云中心的建設已經成為整個IT系統建設的基礎,新的IT基礎架構的設計,將會影響到企業IT系統的建設以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傳統的數據中心架構屬于煙囪試架構,一種應用一種架構,系統可擴展性差、普適性差,已經不適用于云業務的部署要求,必須要對現有的IT基礎架構進行變革,打通網絡平臺、云管理平臺以及終端平臺的界限,使整個IT系統成為一個融合架構,它能夠承載所有應用,這種架構H3C定義為VCF(VirtualConvergedFramework)架構。當前由云、網絡、終端組成的IT基礎架構正經歷著巨大的技術變革,傳統終端向智能化、移動化演進,傳統IT架構也向云遷移,實現計算資源的彈性擴張,隨需交付,應需而動。在此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部署云應用,實現各種終端基于安全策略獲取相應的應用服務,成為企業IT管理人員重點關注的內容。H3CVCF(VirtualConvergedFramework)虛擬融合架構解決方案,則成為新IT的解決之道。VCF架構自下向上分為三個層面(如圖1所示)。圖1VCF架構圖1.基礎架構層基礎承載層包括端點、網絡、計算、存儲的基礎設施,涉及企業IT基礎架構的全部設施(如圖2所示),在網絡部分不僅包含的傳統網絡,也增加了新網絡技術如OpenFlow、NFV、Overlay;終端實現了從傳統PC到智能終端(AppleIOS、安卓、Windows8)的管理;數據中心部分包含服務器及其Hypervisor系統、存儲、網絡的集成和整體交付。圖2VCF基礎架構層2.融合控制層融合控制層包括VCFC、VCF-EIC、VCF-CAS(如圖3所示),分別實現對網絡、終端、云計算的軟件定義。圖3VCF融合控制層其中,VCFC是H3CSDNController,提供了對傳統經典網絡、OpenFlow網絡、Overlay網絡、NFV網絡的支持和網絡集中控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基于OF的各種SDNAPP,實現SDN的價值,如:軟件定義的L2、L3、QoS、TE轉發APP、Overlay轉發APP、服務鏈APP、SDNAPP的大規模集群架構,以及基于VCFControllerSDK的第三方APP。VCF-CAS實現了云計算的軟件定義,實現VM的創建、遷移、克隆、快照等集中管理功能。VCF-EIC實現了終端的軟件定義,實現對終端(不僅限于設備,還包括iNode、iOS等軟件)的安全認證、健康檢查、MDM(MobileDeviceManagement)、MAM(MobileApplicationManagement)的集中管理(MAM可以根據策略實現應用在終端的推送和擦除)。3.資源管理層資源管理層實現面向端點/用戶/應用的資源虛擬化,對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的統一自動化編排,以及資源的按需交付、應需而動(如圖4所示)?;贠penStack,原有的H3CiMC平臺在實現網絡業務編排的同時,可以支持計算、存儲、數據庫、安全、DNS等各類資源申請、管理以及業務編排,并且提供完善的自服務門戶,為企業IT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全套的運維、服務、管理、監控服務。圖4VCF資源管理層基于資源管理層,提供OpenAPI,支持基于iMCVCFSDK的第三方APP,支持第三方軟件對接,支持應用聯動需求。二、企業IT基礎架構的VCF實踐當前企業正逐步從“企業信息化”走向“信息化企業”,信息化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是基于各種業務系統開展的。而企業IT基礎架構是整個業務系統的核心支撐,企業IT基礎架構的發展和演進會依次走過標準化、虛擬化、自動化、業務驅動這幾個階段,最終完成向企業私有云模式的轉變(如圖5所示)。圖5企業IT基礎架構演進路線H3CVCF通過軟件定義架構,實現了應用在IT系統(服務器、存儲、網絡、終端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的協同部署,實現更加高效、便捷的新IT架構(如圖6所示)。圖6VCF給企業IT基礎架構帶來的變化如圖7所示,“設備、控制、平臺、門戶”這不同的維度幫助用戶完成一次轉型,即向IT應用在終端、網絡、云的端到端部署、以及向企業IT門戶等不同層次的轉型圖7VCF架構下的企業IT基礎架構通過H3CVCFController,企業IT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明確面向應用的統一策略控制點,提供完整的網絡策略控制,囊括終端接入控制、VM接入控制等策略,還能提供L4~L7服務鏈的部署策略,這樣應用部署、安全部署、VM部署等都需要從VCFController獲取profile/策略,不僅實現面向網絡、計算、存儲部署策略的集中控制,還能為上層應用提供統一的策略入口和控制點?;谌A三VCF架構,企業的IT基礎架構能實現向終端、網絡、云的軟件定義轉型,具備網絡、計算、存儲、安全、應用等各類資源統一申請、管理、業務編排、自服務門戶等功能,完成企業IT向企業私有云的演進。
-

-
- 金融整體安全解決方案
- 金融網絡面臨的挑戰1、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行為習慣的改變認知方式的改變決策過程的改變2.蘊含商機的大數據時代互聯網金融是完全依托于大數據的產物大數據帶來精準營銷的可能3.新型攻擊手段威脅核心數據資產買賣個人信息、自產信息、交易信息成為趨勢各種傳統攻擊目標更集聚到金融相關員工的無意舉動導致重要信息泄漏4.安全監管需求整體解決方案在出口出部署網康下一代防火墻NGFW。對網絡中的安全威脅進行統一殺毒、過濾、防御等等。同時對未知威脅進行探測感知。在網絡核心位置部署上網行為管理ICG。對網絡中的互聯網使用行為進行管控,在滿足公安部82號令的同時對網絡使用行為進行分析,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在網絡邊界部署網絡安全代理服務器,保護網絡雙向訪問的安全可控。在總行與分行之間的專線兩側部署互聯網加速網關,加速總行與分行之間的備份服務。方案特點1.建立精準營銷平臺2.提高員工工作效率3.高效應對共計定制化、威脅商業化的下一代風險4.互聯網行為合規管控5.廣域網加速、優化金融生產業務
-

-
- 政府防止互聯網泄密解決方案
- 隨著政務信息化的大力建設,網上辦公、網上稅務、網上信訪等等政務信息化公開系統相繼開通。但是相對于互聯網的自由、開放特點,政務信息化需要的是嚴謹、權威,然而各種來自互聯網的威脅正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應用一觸即發,這就需要對互聯網的應用進行強有力的控制和管理,才能維護政府部門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保護國家利益,提升公眾信任度。問題:隨著互聯網下載、上傳的簡易性,多樣性:1、一些政府的網站上張貼了未經保密審計部門審核的內部信息2、一些政府的核心信息還沒有正式發布就出現在互聯網上3、一些政府內部的文件資料也開始出現在了不少網絡文庫中4、一些單位的領導的私人信息經常會在網站上能夠搜多到由于政府機構保密條例中明確規定“誰公開,誰負責,誰審核”的要求,因此作為政府的IT管理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規定之外再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有效的解決。原因及難題:由于互聯網已經遍及各個單位,外發信息的途徑可以說是極大豐富,因此僅僅通過規章制度約束很難保障核心的信息化文件不被有意無意的外泄。技術難題:由于涉及到傳輸的內容,通過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方式難以進行內容的認知。同時由于路由器,防護墻很難精確定位造成問題的人員,無法查找到問題的源頭。并且由于外發信息量極大,審計人員不可能實時的審核如此大的內容數據,缺乏對外發內容進行實時告警的機制。網康解決方案:利用不依賴端口的內容識別技術,區分每個應用。對網站內容,外發論壇的內容進行深度過濾,利用深度的內容鉆取技術獲取傳輸的真實內容,可根據內容進行靈活、精細的控制主動泄密。對于存在被動泄密可能的應用進行。組網說明:策略說明考慮到泄密主要有通過論壇發表、IM、郵件方式的主動泄密以及靠P2P等文件上傳下載等的被動泄密,因此采用如下策略。1、采用關鍵字庫過濾技術,對涉及核心信息的發送到互聯網外發論壇文字進行過濾,對發送到本部門網站的信息進行匹配告警。2、對外發的郵件標題、正文、附件內容進行關鍵字預審,核準后允許外發3、對IM類的軟件(QQ,MSN,SKYPE,飛信等)進行外發文字,文件名稱過濾。4、通過不基于端口的應用識別技術對可能外泄信息的應用(例如P2P,遠程共享,網絡硬盤)進行控制。5、利用自有認證或者聯動認證(例如城市熱點、銳捷SAM、H3CCAMS)進行實名制上網記錄。便于定位問題源頭。6、通過告警機制,對觸發敏感信息的行為進行告警,幫助審計部門精準發現問題源頭,將審計人員從繁重的海量信息審計中解放出來。優勢亮點:1、高可靠,無論任何情況下的設備故障仍可保障網絡的聯通性2、獨特的公開的用戶識別接口,任何第三方認證系統均可以發送認證通過信息至NS-ICG(網康上網行為管理),有效實名制識別每個用戶,便于問題的分析和定位3、海量關鍵字庫,可形成政府的獨特的關鍵字庫集合。并且具有獨到的模糊匹配,避免精確匹配帶來的漏判。最大限度的杜絕網站外發涉密信息。4、對IM類軟件的深入內容過濾,避免IM的泄密可能5、具備郵件的深度鉆取技術,可對郵件附件進行敏感信息匹配,并且可以實現人工審核延遲發送,提升審核的精準性。方案效果目前網康科技防止互聯網泄密解決方案已經服務于國家專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測繪局、國家機關工作委員會、廣東司法廳、內蒙公安廳、河北財政廳等近千個機關單位。該解決方案的實施幫助單位有效的避免了涉密信息的外發,挽回了大量已經準備發送到互聯網的涉密信息,將問題消化在內部。由于有效緩解了保密審計部門的審核壓力,IT部門也因為這些方案的實施得到了單位保密辦,審計部門的認可,并得到單位領導的認可。
-

-
- 視頻會議、視頻監控互聯互通解決方案
- 一、方案簡介視頻會議系統和視頻監控系統互聯互通系統,當有突發事件或災情出現時,相關單位與安保部門在指揮大廳召開遠程視頻會議,通過在視頻會議中調取現場監控圖像,遠程查看突發事件區域或災情區域的監控視頻,及時對突發事件或災情進行分析和調度指揮,為應急會商以及實時指揮和調度提供有力保障。二、系統結構圖三、方案優勢支持召開獨立的遠程視頻會議;支持監控中心瀏覽監控圖像;支持電腦監控;支持3G手機監控;支持遠程視頻會議中調取監控圖像;攝像機遠程控制:支持對遠端攝像頭的云臺及焦距進行實時控制;大規模圖像調度:支持任意選擇多路圖像進行調度,處理和轉發,并且能夠多級級聯組建大規模網絡視頻監控系統;無失真實時圖像存儲:采用H.264高清晰視頻壓縮標準,支持多路圖像并發無失真實時存儲,分內置存儲和外置iSCSI存儲兩種存儲方式;存儲圖像檢索回放:支持按照日期、時間等條件對存儲圖像進行檢索和多畫面視頻回放,回放時支持暫停、播放、停止、快進、慢放、拖動、循環播放等操作;遠程報警聯動:支持煙感、紅外探測等多種報警信號接入,能夠在第一時間顯示某預設報警點的視頻圖像,同時自動觸發圖像存儲功能,實現報警視頻圖像實時存儲;集群和級聯技術:采用媒體分發服務器集群技術實現單中心容量的無縫擴容,采用運營級視頻監控平臺級聯技術實現分級管理模式,使得系統具備強大的擴容能力。支持WCDMA/TD-SCDMA/CDMAEVDO3G手機客戶端訪問。四、系統特特性重點應用:應用于住建、安監、交通等行業,視頻會議和視頻監控的融合成了有力的“指揮棒。支持:支持召開多組會議;更高的穩定性,采用嵌入式DSP架構。穩定性:具有電信級穩定性,支持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

<< 首頁
<< 上一頁
下一頁 >>
尾頁>>
總計:3頁 13條記錄
跳轉至
頁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天府二街蜀都中心一期二號樓3002
郵編:610041 電話:028-85452415 或 400-6318967 傳真:028-85452415-8000 或 85453765-8000 郵箱:service@sczihua.com
蜀ICP備17039545號-1 技術支持:三以網絡
×
- 客服QQ
-
客服一
-
客服二
- 咨詢熱線
- 028-85452415
- 400-6318967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伊人色爱久久综合网,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